光華資優班史
兼訪本校資優教育最資深教師陳聖政老師 | |||||||||||||||||||||||||||||||||||||||||
文/陳怡廷 | |||||||||||||||||||||||||||||||||||||||||
78.7.1光華國小第一屆資優班畢業生 | |||||||||||||||||||||||||||||||||||||||||
緣起
南投縣光華國小是南投縣國民小學當中唯一設有一般智能優異班級的學校,自民國73年8月成立至今,已有33年的歷史,自成立起一直採用集中式的安置方式,雖於民國90年12月起短暫的試辦了一個學期的分散式資優資源班,但由於受到傳統升學主義包袱之影響,礙於各方的壓力下,在91學年度甄選時,仍採用集中式的安置方式。直到92學年度時,才正式採用分散式資優資源班的方式,來安置通過鑑定的南投縣一般智能優異學生。(引自教育部分散式資優資源般經營實務手冊.P301)
我國的「特殊教育法」最早於民國73年第一次立法公布。民國75年公布「特殊教育課程教材及教法實施辦法」。民國76年公布特殊教育施設設置標準,標定了資賦優異班級人數不得超過30人,教師員額不得少於兩人。
當教育部規畫三階段的特殊教育實施計畫時,南投縣也在73年8月開始了尋找資優生的歷程,由當時的蔡樹枝校長、蔡炳坤、張如柏老師三人親自到南投、草屯等19個學校施測,篩選出各校優秀的學生,第一屆的22個資優生由此脫穎而出。第二屆延續到校施測的模式,19所學校測出了16位學生,教育局並找了兩位老師成立一個班級。當時特教老師並不多,公開招考的老師,必須任教滿3年,通過筆試、試教和口試後才能錄取。一直到民國八十幾年,台北市發現資優教育逐漸變成升學教育,所以明訂不能再集中教育,而臺灣省則以符合各地的需求,由各縣市自行決定變更的時程。 | |||||||||||||||||||||||||||||||||||||||||
集中式資優班同學彼此更熟稔,感情深厚,但同儕間的壓力相形之下也較大 | |||||||||||||||||||||||||||||||||||||||||
光華國小資優班在民國92年改為分散式。洪錦沛校長指示當時輔導主任劉清慧帶著資優班及普通班老師北上到改制已超過十年的竹科附小及中師附小、秀朗國小、士東國小參訪,學習分散式資優教育的實施方式及成果。記得當時參訪學校分享的主題式學習使學生呈現出全方位成長的模式,非常吸引我們。只是,從無到有的課程發展階段,資優班老師和王木榮教授經歷了不知道多少次的來回修正和討論⋯,此外,和普通班導師的協調合作,也是分散式課程能否成功的關鍵。回首來時路,每一個腳步跨出去都真實刻印著許多人不斷付出的心力。
走過三十三個年頭
光華的資優教師團隊於台中教育大學王木榮教授指導下,以批判思考、認知、後設認知與創造力的四大能力作為資優資源課程架構的主軸。編班編組的方式則以學生的優勢能力,將同一小組的資優學生安置在同一個班級中,並與身心障礙學生分開,俾使排課上較為單純。授課方式則分為團體課、中組課、小組課、個別指導四種,給予學生最適宜的學習情境。另外還有針對課程延伸的校外參觀活動、親師生共遊的假日課程,以及專家蒞校演講的專題講座。 |
| 班遊把家長的力量也納入課程之中
評量方式則採多元評量,包括紙筆測驗、檔案評量、實作評量、口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因為資優生具有學習速度快、理解力強、樂於接受挑戰等特質,因此在主題統整的十堂課程之外,還安排了很多的活動,包括:新生營,協助學生快速適應資優資源班的各種狀況、各項講座、校外教學活動以及每學期的重頭戲~成果展演活動,此外,家長參與的部分,除了學期初召開的班親會之外,也會利用假日安排親子活動,凝聚親師生之間的感情,顯示出家長是資優資源班運作非常重要的助力。 |
|
| 光華國小資優教育課程整體風貌
| 學生作品:線性剪紙
|
|
努力建立的教學口碑
多元的教學模式吸引許多家長,希望孩子有機會進入本校就讀,在本校資優班擔任教職長達30年的陳聖政老師舉了二個教學示例,為了配合這些高智商的孩子,設計了一種實作的課程~線性剪紙,他們要做出像窗花的效果,透過剪紙,讓學生從中發現自己的一些錯誤,從診斷起始行為開始,一方面孩子會知道自己有眼高手低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透由這樣的課程,讓資優生願意好好的跟著老師學習。這樣一來,學生上課的秩序也會上軌道,透過有一點難度的線性剪紙,老師就收服了學生!另外,新聞剪報~「現在發生的事」也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妙招,這個課程發展到最後就是學生要自己找出新聞事件、寫出摘要、評論,還要幫別人寫出生字。劍橋大學研究報告,語義和圖像是長期記憶的兩個最重要的形式,所以這些資優生都被要求要畫出細膩的圖畫,像是一個文化的創造者,他要為其他的同學服務,還要寫出五個註解,從中他們就必須要為別人著想、要怎麼樣才能夠讓讀者看懂他們的簡報。可以看得出來一位資優生享受更多的教學資源時,老師也希望能培育他們助人的同理心。
多元的教學模式吸引許多家長,希望孩子有機會進入本校就讀,在本校資優班擔任教職長達30年的陳聖政老師舉了二個教學示例,為了配合這些高智商的孩子,設計了一種實作的課程~線性剪紙,他們要做出像窗花的效果,透過剪紙,讓學生從中發現自己的一些錯誤,從診斷起始行為開始,一方面孩子會知道自己有眼高手低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透由這樣的課程,讓資優生願意好好的跟著老師學習。這樣一來,學生上課的秩序也會上軌道,透過有一點難度的線性剪紙,老師就收服了學生!另外,新聞剪報~「現在發生的事」也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妙招,這個課程發展到最後就是學生要自己找出新聞事件、寫出摘要、評論,還要幫別人寫出生字。劍橋大學研究報告,語義和圖像是長期記憶的兩個最重要的形式,所以這些資優生都被要求要畫出細膩的圖畫,像是一個文化的創造者,他要為其他的同學服務,還要寫出五個註解,從中他們就必須要為別人著想、要怎麼樣才能夠讓讀者看懂他們的簡報。可以看得出來一位資優生享受更多的教學資源時,老師也希望能培育他們助人的同理心。
|
看著泛黃的報章雜誌上面摘錄著老師要學生討論的議題,可以看出老師設計的心意,這些課堂上收服學生的小絕招,讓學生在討論中呈現自己的個性,老師再從中輔導他們的常規和性格。透過討論、摘要筆記和別人的互動等,經過兩、三個月,整個班上的學習風氣就能夠帶動起來,也能穩定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聖政老師從不吝於分享給新老師。
| 新生營令資優班生更快融入學習生活
|
|
|
團隊合作棟樑
我們學校的資優教育因為有融合,所以老師彼此之間也有一些各自專長的交流互動,透過經驗的交換,了解彼此相互之間在做什麼,也可以互相學習,形成一組堅強的教學團隊。例如擅長人文思考的青陵老師,搭起與台北資優生交流的橋梁,拓展學生的視野;著重資訊能力培養的甫憲老師,從短片拍攝培養學生的觀察統整能力;明錦老師帶孩子認識環境教育,啟發孩子同理心;正基老師擅長資訊及生態教育;還有瑞成老師、已退休的芬芳老師、請調回台南的志中老師、孟芳老師等,不同專長領域的教師群提供學生全人的學習。
| 光華資優班家長聯誼會
| 資優班堅強的教學團隊,提供全人學習
|
課程參與分為個人、小組、中組,甚至到大組都可以討論。至於家長,也必須讓他們了解身為資優生家長會遇到的問題,從一開始被標示為天才的父母,這份驕傲和責任所產生的標籤壓力,如何轉化並同理孩子的情緒,進而有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孩子,這需要家長長期的省思及自我成長。資優生的光環有時候會讓我們忽略了他的努力,以為所有的成就是因為聰明才智,因此教育家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分散式資優資源班原來的架構就是老師彼此之間分工,一個能力一個能力幫孩子建立起來,到最後就能夠開花結果。資優教育的老師都希望能夠把每一個學生推到最高點,如果中年級開始就能夠有專題研究的基礎能力,到了高年級就更能得心應手,四年下來的訓練使學生成為能動能靜,什麼都能夠做、什麼都願意學、更願意為大家服務。因此資優班的每一堂課,都經過仔細規劃,孩子就必須在這一堂課中
學習到他該要學會的,否則會影響到最後的成果。這兩年都有規劃對外的佈展活動,雖然壓力很大,但是能盡最大的努力讓孩子有最多的學習,充分的展現他們的才能,應該是所有老師最開心的事了。
| 小組討論
| 普通班老師協助訓練資優生參與辯論比賽
|
聖政老師語重心長說,大量的研究指出特殊教育的學生對教育有特殊需求,如果沒有認識他們的心性,會產生很大的問題!需要透由腦力激盪的方式,把他們的力氣導引到正確的方向,養成習慣後,善的循環會出現,會熱愛學習,會主動學習。此外每學期都有展演活動,他們也必須自己規劃完成,整個學期的學習就圍繞著這個主軸一步步有計畫的前進,而最後的展演時刻往往是資優班家長最感動的時候,看著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進步與成長,任何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資優鑑定依據多種智力測驗,但坊間往往有人收集,所以施測過程難免出現假資優。所以每一年的施測工具,都非常保密,以避免測驗流失。而測驗結果的解釋,最主要的依據是常模。常模的建立和修訂,過程非常辛苦,要耗費很多的經費人力。每位工作人員在施測期間都非常謹慎。早期的施測都由師院生擔任,後來則由培訓過的心評人員負責。施測人員的專業,對於資優生的鑑定是非常重要的。資優教育安置方式主要分為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及分散式資優資源班,後者部分時間來上課,大部分時間在普通班。除了課程之外,資優生很重要的一部份是學習人際互動,他會了解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他反應那麼快,因此必須學會接納和等待,因為,他最終還是要回到社會,發揮自己的才能服務大眾。 | 所以,分散式主要是在社交技巧、人格培養以及與別人相處的對應上。特殊需求的課程,另外抽課出去。因為課表複雜多色,分散式資優資源班的課表又叫做「彩虹課表」,行政上顯然會增加大量的負擔,但好處是從此資優生變成是所有老師的學生,資優生的傑出資質也成了大家的共有資產。 資優教育要成功,還要看在家的8小時如何運用,因此家長一定要跟著成長。其次是資優班的老師要把所有的課程串起來,加上生活的關懷和照顧,如果能結合最大的股東~普通班老師,那麼資優生一定可以被照顧得很好。此外分散式資優資源班要能打破「資優生的學業成績一定要很好」這個觀念。孩子有兩邊的課程要上,資優班老師大部分都絞盡腦汁設計課程讓學生投入,因而學科成績能在原班能保持前1/3,就代表他夠努力了,孩子對資優班課程期待參與的程度、期末的成果展⋯,家長可以從這些角度評估孩子是否適合在資優班學習,而不是以他在普通班的成績表現為主。
| 興一下創意王國再造中興夏令營
| 普資優生布展並擔任解說員
|
分散式資優資源班非常需要級任導師的協助,在帶班的過程,必須因為資優生而有一些調整,所以有時候會產生一些困擾,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資優生當成是大家共同的資產,那這些困擾會比較降低。往好的方向去想,資優生他必須要兼顧兩邊的課程,所以,對他而言是全方位的發展。資優教育是國家政策,也考驗著人性,因為這個孩子必須要在普通班和資優班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如何兼顧?其實考驗著孩子和老師。正常的資優生出現的機率是百分之三,資優生標示著學習潛力能不能成為績優,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和當事人的共同努力。
| 學生創作的圖文詩集
| 82級畢業生與家長老師合影
|
透過一本本的教學檔案,可以感受到一個資優班老師為了學生而努力的設計了一系列主題課程,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其實是一個非常愉快的過程,但是我也相信這中間經歷了許多的嘗試與磨合。聖政老師也拿出三十年前的學生作品,那是一張張的圖文詩集,有些學生現在已經是光華的家長了,我想他們如果看到自己小時候的作品,一定會很感動吧!
郭為藩提出從特殊教育觀點來看資賦優異學生,需要特殊教育的支持與服務,因為資優學生之身心特質與學習需求相較於一般學生有一些差異,在普通教育環境中不容易針對資優學生的特殊需要提供適切的協助與輔導,可能形成資優學生學習成就低落,情緒及社會適應困難的問題。特殊教育最擔憂的是被標籤的問題,大家都喜歡別人看到自己努力的過程,而不是運氣好或資質好才有成就,所以愛迪生說自己是一分天才,九十九分努力,或許他也想避開這個標籤呢!
|
陳聖政老師
台中教育大學國教所測統組碩士
彰化師範大學特研所40學分班 南投縣資優教育最資深教師(26年)
南投縣國教輔導團資深輔導員(25年)
籌辦各種藝文展演上百場、個展16場
曾經榮獲
1987年草屯鎮模範青年
1994年南投縣優良教師
1999年中華民國特教學會
選為全國特殊教育優良教師
2000年獲選中華民國全國
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 2001年台中教育大學傑出校友 | ||||||||||||||
附加篇—
師鐸獎得獎過程和心得分享
師鐸獎一向被視為教育界的最高榮譽。陳聖政老師在2000年(39歲)獲獎,年紀很輕,實在少見,特別加以訪問以供年輕老師們參考。
時間回到三十幾年前,聖政老師為何會選擇光華資優教育?他說民國71年從台中師專畢業後,分發南投縣草屯鎮擔任教職。當時班上有56位學生,從週一上課到週六中午,一星期只有四節科任,其餘都是導師的課。多數教師須兼任無給職組長,甚至人事、出納、主計等行政工作。女老師需輪流白天的值日,男老師需輪流晚上的值夜,薪資12000多元(當時勞工平均薪資17000)。 民國73年,南投縣政府設立資優班於光華國小,依特教法每班配置教師二名,每班學生人數不得超過30名。因此,縣政府發文至各校,依成班進程,每年公開甄選資優班教師二名,這個工作條件,宛如天堂,他是被這個天堂所吸引。 | |||||||||||||||||||||||||||||||||||||||||
教室教學一角 | |||||||||||||||||||||||||||||||||||||||||
分析陳老師當年能獲得這個獎項的原因如下:
1.
當時身為南投縣資優教育最資深教師/15年
2.
持續自編補充教材/編輯人文補充課程、資優班加速加廣補充課程、編輯南投縣鄉土教材近二十年、近40冊
3.
任南投縣國教輔導團輔導員15年/教學演示、演說,教學經驗交流數百場
4.
籌辦或參與藝文展演活動數百場
5.
大量個案施測,協助智力測驗常模建立
6.
發表教育學術論述文章數十篇
7.
全國特殊教育特殊優良教師
這些經歷大約可以分為三大區塊:一、特殊教育,二、美術教育,三、教材編製,而這三區塊共同的源頭都是“教學”。 陳老師回顧教學生涯,他說自己只是歡喜教、認真做、做得很持久。他認為教學能夠成功,就教師而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學熱忱和技巧。「老師」是職業也是志業,不能不認真研究各種教學技巧。記得南投縣資優班創立時,師資都來自公開甄選,需經筆試、口試及試教,因此每位同事,如蔡炳坤(曾為台中一中、建中校長)、張如柏(曾為中興國中輔導主任)、賴春福(田豐國小校長退休)、吳欲豐老師(現為南投國小校長),蔡國宏 (現為北投國小校長),張振肇 (現為光華國小校長)⋯⋯,都是教學高手。 | |||||||||||||||||||||||||||||||||||||||||
特殊教育與技職教育成果發表會 | |||||||||||||||||||||||||||||||||||||||||
藉由多次籌辦中部四縣市資優班夏令營活動中,發現同事們不僅是各地的菁英老師,而且個個熱情有使命感,在團隊合作中相互學習、彼此影響,整個團隊形成一股良善的循環。因為熱情,所以會去尋求答案,會主動尋求協助,因而更有機會學習到厲害的教學技巧。好的教學技巧能使教學成功,更能激發熱情。而厲害的教學技巧到處都是,就看你有沒有熱情地去請教或觀察同事,除了同事,臥虎藏龍的家長也不少,都值得我們學習。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教學生涯能否讓人產生愉悅感,其實存乎一心,願意多付出一定會有所成長。陳老師說:「比我認真的老師不知有多少,比我績優的老師也不知有多少,得獎只是因緣,是份榮譽,在我看來是一份關懐,更是一份責任和感謝,最要感謝當年施世賢校長的推薦,沒有施校長很長時間的鼓勵及關懷,我應該也不會有動力去整理那一大堆煩人的文件資料。」也願這些經歷的分享,能鼓勵第一線的老師,願我們都能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良師,一如海倫凱勒遇到蘇利文老師,師生相遇,迸發出動人的火花。
| |||||||||||||||||||||||||||||||||||||||||
期末成果展 |
| ||||||||||||||||||||||||||||||||||||||||